G20《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从广义层面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从何而来,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有哪些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特征?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掀开了人类迈向数字时代的大幕。但是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早期是伴随着上世纪60年代的硅谷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并在计算机产业、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助力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和腾飞。近年来随着“工业4.0”、产业互联网等概念的兴起,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开启了对传统工业经济的裂变式改造,成为一种各个国家新一轮角逐中最重要的砝码。
整体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萌芽(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起步(20世纪70-80年代)、发展(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裂变(2008年至今)四个阶段。
1、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产业逐渐兴起,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新的物理载体,“数字经济”由此萌芽发展
1956年,晶体管的发明者之一诺贝尔奖得主威廉?肖克利回到家乡加利福尼亚山景城创立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集中多名优秀青年人才研发能替代晶体管的新型元器件(现在的肖克利二极管)。由于肖克利和同事在经营理念与管理方法等方面存在分歧,1957年8名肖克利实验室的技术骨干跳槽共同建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这8名员工包括“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戈登?摩尔,发明集成电路工业制造技术的罗伯特?诺依斯等人,史称“天才八叛逆”。
图1 仙童半导体公司叛逆八人帮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以3600美元创立的仙童半导体公司发展迅速,1967年的营业额接近2亿美元,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领军企业。同样由于企业理念等原因,仙童公司大批精英离职创业,在旧金山湾区南部成立了众多闻名后世的高科技企业,包括AMD、Intel和美国半导体公司等。这些高科技公司吸引了一批创业者来到湾区,主要从事高纯度硅半导体材料设计和电脑研发工作,为这一地区赢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号——“硅谷”。
图2 美国硅谷主要产业兴起与产值变化
兴起于硅谷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以通信、半导体、计算机和软件四大产业为核心,驱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这次信息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深刻影响了社会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评估。这一时期已经有经济学者提出“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通过科技创新引发社会变革并产生新的社会关系,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点“以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开始萌发。
2、20世纪70、80年代,以半导体微电子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一方面带来了大规模数字化浪潮,另一方面也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信息具有分享和扩散增值的公共产品属性,然而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印刷品时代严重制约了知识的传播。70、80年代半导体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信息处理提供了高效的工具和手段。
图3 70、80年代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产业时间线
在这一阶段,以“硅谷”为中心的计算机产业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有革命性的变化。硬件方面,诺伊斯提出的集成电路工业制作工艺引发了单位面积电路上集成元器件规模的指数增长。通过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1972年第一台小型机开始出现,所用的处理器包含2300个晶体管,可以在1秒内执行60000个指令。随后苹果、康懋达和RadioShack陆续推出了针对非专业人员的商用小型计算机,后世通用的硬件+软件+驱动的个人电脑基本配置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1976年,乔布斯等发明了第一台苹果个人计算机(PC),并随即引起PC机行业的剧烈竞争,鼠标和手提计算机在短短几年内陆续进入市场。家庭、办公室和学校,PC机涌入了美国社会的每个角落。
另一方面,基础型数字经济的一大分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随着软件企业的兴起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成分。微软公司在70年代末成立,并利用PC机迅猛发展的机遇推出了MS-DOS操作系统,1984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Adobe在1982年成立,并在1985年为苹果打印机提供软件支持。Commodore公司于1985年率先推出世界第一种多媒体处理软件Amiga,通过特殊的总线设计可以兼容视频信号,从此人类能够用计算机数字化处理视频音频信息。
同一时期,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开始在半导体和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奋起直追。1974年清华大学采用集成电路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小型机DJS-130,运算能力每秒100万次;1983年国防科大开发了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巨型机银河-I型;1985年,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研制成功与IBM的PC机兼容的长城0520微机。软件产业方面:1984年中国软件技术公司成立,开始以国有企业身份经营软件服务;1986年,电子工业部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建立和发展我国软件产业的报告》,是我国第一个软件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报告;1988年,金山和用友软件公司成立,分别在个人和企业领域提供软件服务,并相继成长为亚太地区的软件业巨头;1989年,海峡两岸共同提出的《多八位汉字编码字符集》成为ISO的国际标准草案。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提高了社会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同时数据总量的急剧增长也使得信息呈现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化信息总量第一次超过了印刷形式的信息,数字化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3、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全球掀起“数字经济”浪潮,基础互联网建设成为各国提振经济的法宝。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面临严重挑战:美国在1991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石油价格在三个月内从每桶14美元暴涨至40美元,石油危机推动了本就高企的通货膨胀,美国1991年实际GDP下降0.17%;亚洲经济先驱日本因为持续的政策性干扰,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985年240:1上升到1995年的79:1,曾经号称“买下美国”的日本遭受重创,陷入“失去的十年”,随后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欧洲经济同样陷入了长期的经济滞胀,社会形势在统一货币的长期谈判中动荡不安。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各国政府急需为本国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其中美国政府最早给出答卷——“信息高速公路”。1993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一项高科技政府基础投建设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建立一个能覆盖全国的“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辅以微波和卫星通信的数字化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使所有的美国人方便地共享海量的信息资源。NII计划作为美国进行经济改革和产业升级的基础,令人联想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过兴建公路网络连通全国大部分城镇的州际高速公路计划,两者通过不同方式使美国人际交流变得便捷廉价。
随着互联网建设逐渐实施,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指导这一时期生产关系的新型经济理论——“数字经济”在此时正式走上前台。1995年,美国经济学家DonTapscott在文章《数字经济:智能网络时代的希望与隐忧》正式提出了“数字经济”的概念,并在随后几年描述了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普及化之后形成的新型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蓝图。
表1 部分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
因为数字经济中提出了信息产业和通信产业在互联网中的融合是传统产业变革的强大驱动力,切合当时传统经济对新型增长点的迫切需求,因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数字经济的浪潮。1997年日本通产省开始使用“数字经济”一词,认为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将高速发展,并在随后成立高度信息化社会推进总部电子商务促进分会,旨在利用业已开发的计算机网络,迅速推广电子商务交易和结算。加拿大在1995-2005年耗资7.5亿加元建立加拿大信息高速公路,宣称要“连接每一个加拿大人”。欧盟1999年提出“E-Europe”计划,并在21世纪初建立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机构,协调欧盟成员国致力于打击网络犯罪,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2000年英国政府出台多项旨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议案,并设立数字经济特使来统筹数字经济战略整体实施;2000年德国政府出台“联邦在线2005”计划,以期在2005年实现所有政务的网上办公,2002年提出“全体上网”的10点赶超计划,要求所有学校和图书馆实现互联网共联,各地劳动局甚至要举办“互联网驾驶证”培训班实现网络扫盲。
我国在这一时期也进行了大量的数字经济建设,在1997年出台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并培育了一批以BAT和网易、新浪等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壮大了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新兴产业集群。即时通信、在线旅游、电子商务、社交应用、网络文学、在线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支付等服务型数字经济迎来了第一波发展浪潮。
需要指出的,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兴起的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各国政府对数字经济的理解仍然局限在“电子商务”,其核心是“消费互联网”。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建设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加速,经济学者已经发现数字经济的内涵在逐步扩大。1999年美国学者尼尔?莱恩指出数字经济并不仅是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产业,应当将因为数字化技术融合而引起的传统产业经济变革囊括在内。2001年,英国学者保罗?米勒等指出数字经济的内涵应当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代表一场技术革命,是和前三次工业革命一样深刻改变我们工作生活的互联网革命。
4、2008年至今,“数字经济”成为竞争高地,其内涵不断丰富,主体从消费互联网延伸到产业互联网,并随着产业的跨界融合,数字经济迎来了裂变式的发展阶段。
2008年以来,数字经济在各国政府政策驱动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普及下,继续加速发展。截至2015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绝大部分成员国均出台了数字经济国家发展战略,比如意大利2014年提出的《意大利数字战略日程表2014-2020》、法国2014年颁布的《数字法国计划》和英国2015年出台的《英国2015-2018年数字经济战略》等。
这一时期相继涌现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不断为其它产业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字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提高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日益提升,2016年,美国、韩国等国家的数字经济比重已经上升到一半以上。
图4 2013-2016主要国家数字经济产值(万亿美元)
经过多年的奋起直追,中国在这一轮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中逐渐走到了世界前列。早在2006年,我国就发布了《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标志着中国数字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以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开始转变为消费红利,电子商务、O2O、共享经济等领域不断细分,围绕衣、食、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都涌现了一批独角兽企业,万亿级的消费互联网市场被激活,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也就是服务型的数字经济领域)第一次实现了赶超和引领。
同时,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和以“互联网+”为主要途径的产业互联网为传统产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消费等环节提质增效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和机遇。一方面,一批生产和销售企业建立了面向消费者的线上展示、交易、服务平台,实现了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与闭环管理;另一方面企业之间也基于供应链开展上下游的协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制造和管理的效率。去中心化、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准生产成为新的趋势,数字经济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的裂变式发展的引线即将被点燃,融合型数字经济的市场即将被引爆。
以信息产业为基础,涵盖了通信、互联网产业等新兴领域,并且必然会给工业、农业、服务业带来深度融合与改造的数字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萌发、起步、发展多个阶段,正在走向裂变式发展的新阶段,数字经济理论逐渐完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数字经济计划成为各国的共识。我国已经迈向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在全球新一轮的竞争中走向浪潮之巅,瓶颈在数字经济、机遇在数字经济、核心也在数字经济!